香港药费贵,等候时间长,令香港出现北上求医潮?
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,越来越多港人选择北上深圳求医。这一趋势背后有多种原因,包括高昂的药费和长时间的排队等待。据统计,北上深圳求医的港人数量每年增加约20%。去年深圳为境外人士提供了77万人次的诊疗服务
,其中包括港澳人士64万人次。本文将探讨北上求医的主要原因及其潜在风险。
北上求医的主要原因
1. 医疗费用大幅降低
药费差异巨大
部分抗癌药物在内地与香港的售价差距可达3至10倍。例如,一种肺癌标靶药物在香港公立医院自费购买每月需3.5万元,而在内地仅需5000元人民币。这种价差促使许多病人选择北上深圳求医。
检查费用较低
深圳的核磁共振(MRI)检查费用仅700元,而在香港则高达数千至万元。一位香港患者分享道,在香港做一次物理治疗需650元,而在深圳,三次疗程仅需210元。
以下分别是由港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私家医院-深圳和睦家和香港港安医院的检查价钱表,如果是进行脑部MRI,在和睦家的价钱是$3,350,但是香港港安医院则最少收取$6,500。
2. 缩短排队时间
等待时间较短
香港公立医院排队时间长,可能需数月甚至数年。例如,一位名叫李哥的患者在香港需等待6年才能接受疝气手术
,但在深圳,只需数天便能完成手术。
参考香港医管局内科门诊新症轮候时间,如果是稳定新症最长时间有机会要轮候91星期。
3. 政府支持与政策优惠
粤港澳病人先导计画
深圳市政府推出的「粤港澳病人先导计画」让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港人可以在港大深圳医院就诊。以下是一些重要资讯:
- 诊金:港人接受资助门诊诊症服务只需缴付人民币100元诊金,其余费用由先导计划资助。
- 医疗纪录:医疗纪录会自动同步到深圳,方便医生掌握病历。
长者医疗券
2024年2月,香港政府推出了「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」,允许香港长者在大湾区使用医疗券。参与的医疗机构包括:
- 综合服务(含牙科):
-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广州)
-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(南沙)
- 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(中山)
- 东莞东华医院(东莞)
- 深圳新风和睦家医院(深圳)
- 深圳香港大学医院
- 牙科服务:
- 深圳爱康健口腔医院(深圳罗湖区)
- 深圳紫荆口腔门诊部/深圳朱胜吉口腔门诊部(深圳福田区)
北上求医的风险
两地不同诊治方法
两地医生有可能对同一疾病有不同诊治方法,如果是患上大病,有可能会影响医治进度。
内地医保药价资讯不透明
虽然内地药价资讯公开,但查找并不方便。港人需到内地就诊才能得知药价。如果能设立通报渠道,病人便能掌握最新药价资讯。
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
就现时最多人投保的自愿医保为例,标准版的保障是全球适用。
标准版自愿医保条款:
然而,部分全数赔偿的医保可能只保障内地某些指定医院。例如,以下图显示某两间保险公司设有中国内地的指定医院名单,因此在内地治疗并索偿医疗保险之前,需确认该医院是否在名单内。
保险公司b:
结论
考虑到北上求医的便利性和成本,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选项。然而,港人需充分了解相关政策、风险和保险覆盖范围,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。